關於首都之心 城中轉正

About the Project

想像中正紀念堂的 100 種方式: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成果展覽

中正紀念堂園區為臺北市中心一處重要的開放空間,為市民活動重要場所。為推動中正紀念堂更符合市民使用,在市民生活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,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等三個空間規劃設計學會,共同發起「首都之心,城中轉正: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」,以「公共參與」為理念及方法,在嚴謹公平的程序中,聚焦規劃專業,由下而上動員空間專業界與社會大眾,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,參與公共空間改造過程。

概念競圖分為社會組和學生組,共收到142件的提案。經過初審選出30組提案者,再重新提出30件作品參賽後,共有社會組5件和學生組5件作品獲得評審推薦獎。本次徵件重視歷史文化的思考、空間設計的創意和未來營運的持續,並鼓勵參賽者參加主辦方舉辦的各式民眾參與活動。作為首都城市中心的重要空間,設計提案必須回應多元的日常使用模式,看見社會關係、歷史詮釋、文化象徵及當代議題,並據此來形塑當代的城市生活,創造新的社會價值。

本次展覽共展出154件作品,分為兩個部分:公開徵集142件作品,以數位方式展出;實體展出12件作品,為榮獲評審推薦獎之社會組及學生組各5件,以及邀請作品2件。期待這154件作品的展出,能擴展社會大眾對於中正紀念堂園區改造的多元想像,創造更多的對話,帶動社會進一步討論,期待能凝聚共識。

公共空間是市民生活的場所,也是城市精神的象徵。當公共性成為都市空間的主體,包容社會中多元的想像,社會將共同期待中正紀念堂園區的空間轉型。中正紀念堂啟用迄今超過40年,最初崇敬緬懷領袖之意,已隨時代變遷而淡化。1990年代社會運動,以及日常藝文活動、各式集會與生活使用已然鬆動園區的森嚴感,多元的意義、觀點與記憶轉化了空間性格。讓我們攜手,將概念和論述化為推動未來的動力,不論從歷史回望、城市中心再發展、當代文化發展、轉型正義、日常生活或是社區營造等任何角度出發,一起來推動中正紀念堂園區的空間轉型。

作品專場導覽

10 / 14 (六)

上午10:00 ~ 11:00

下午15:00 ~ 16:00

10 / 22 (日)

上午10:00 ~ 11:00

下午15:00 ~ 16:00

11 / 11 (六)

上午10:00 ~ 11:00

下午15:00 ~ 16:00

報名傳送門

[貼心提醒]名額有限,表單送出非報名成功。報名成功將於填寫之電子信箱收到入場編號。

展覽資訊

展覽日期|2023/10/10 ~ 12/17

展覽地點|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(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)

開放時間|週一至週日09:00 ~ 18:00

活動緣起|民間發起的紙上概念競圖

首都之心,城中轉正: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,由台灣現代建築學會、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、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國內三大空間規劃設計專業學會共同發起。透過競圖徵件,鼓勵社會將論述具象化;經由公眾參與活動,促進社會溝通。此競圖與系列活動,以 「公共參與」 為理念及方法,在嚴謹公平的程序中,聚焦規劃專業,由下而上動員空間專業界與社會大眾,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,參與都市公共空間改造過程。競圖徵件期間,搭配系列公共論壇、講座、工作坊、成果展覽,期待打開更多的對話場合、帶動社會進一步討論,從文字進展到概念,從論述具象為圖面,凝聚社會共識,推動轉型正義的空間工程。

活動主視覺,設計:永真急制 Workshop

活動主視覺,設計:永真急制 Workshop

中正紀念堂基地脈絡

中正紀念堂園區在清治時期為營邊段,是屯兵之地。日治時期是重要營區,鎮壓霧社事件之山砲部隊就設立於此。戰後仍延續軍事用途,設聯勤總司令部、陸軍總司令部、憲兵司令部等機關。


1970年代市府欲進行土地開發營邊段計畫,規劃高層飯店、會展中心、百貨商場,但因決定興建中正紀念堂而告終。


1975年進行中正紀念堂公開徵圖,設計要點:清楚表達「中國文化」的精神、創造新穎的設計、莊嚴獨特的風格,同時涵入現代工程技術。


中正紀念堂園區在1903年後(日治時期間),曾是台灣步兵第一聯隊駐紮地。(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典藏、引用自開放博物館)

中正紀念堂園區在1903年後(日治時期間),曾是台灣步兵第一聯隊駐紮地。(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典藏、引用自開放博物館)

中正紀念堂大事記

1885

清朝軍營定海正營

1903

台灣步兵第一聯隊第一大隊建物完工

1905

台灣軍山砲隊駐地

1957

憲兵司令部遷入

1971

經建會擬建營邊段商業經貿中心

1975

蔣介石過世,進行中正紀念堂公開競圖。總共收到43件作品,經評選選出5件進行複審與競圖

1976.07.07

決議錄取和睦建築師事務所楊卓成建築師之設計

1976.10.31

舉行紀念堂破土典禮

1977.12.01

中正紀念堂正式動工,結構部分工程先行開工

1978.07.12

籌建小組第15次委員會議,決議正面牌樓高度30公尺;圍牆高度6公尺,採用迴廊及中國燈籠窗樣式

1979.01.11-1980.03.20

正面牌樓、側牌樓、迴廊、角亭工程

1980.03.31

中正紀念堂籌建竣工

1980.04.04

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

1980.04.05

中正紀念堂正式開放參觀

1980.07.01

「中正紀念堂管理處」成立,撥歸台北市政府

1986.07.01

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改隸教育部,正式更名為「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」

1990.02.10

「台北燈會」-首次大型節慶在紀念堂舉辦

1990

近六千名大學生集結於紀念堂廣場靜坐抗議,提出「解散國民大會」、「廢除臨時條款」等訴求,史稱「野百合學運」

2007

中正紀念堂改名為「台灣民主紀念館」、 牌樓「大中至正」改為「自由廣場」;文建會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「台灣民主紀念園區」,範圍包含台灣民主紀念館、民主大道、民主廣場及正面牌樓

2008

「台灣民主紀念館」復名為「中正紀念堂」;中正紀念堂列為文化景觀、歷史建築「中正紀念堂」

2008.01.01-02.10

舉行「民主開門 自由風吹」開幕典禮,首次在銅像大廳辦展,以解構威權空間為主題,展示風箏、學運和社運照片等

2017

文化部「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」辦理系列公民參與工作坊、 「想像紀念堂」願景提案等

2021

促轉會提出「反省威權歷史公園」構想及三大處置原則.委託空間專業團隊提出設計

2022

民間發起紙上概念競圖「首都之心,城中轉正: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」

轉型的意義

公共性成為空間主體,威權意象已悄然鬆動,社會中不同角度與聲音,皆期待此空間的轉變。中正紀念堂園區啟用40年後,最初崇敬緬懷領袖之意,已隨時代變遷而淡化。鬆動空間的是1990年代社會運動,和隨後的藝文活動、各式集會與日常生活使用,多元的意義、觀點、記憶轉化了空間性格,也打開轉型契機。


公共空間是市民生活的據點,也是城市精神的象徵。帶著經年累月的日常使用心得,及美好公共空間的願景,社會對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的呼聲此起彼落,不論是從歷史背景、城市中心再發展、當代文化發展路徑、轉型正義、日常生活、社區營造等不同的角度,都期待此空間的轉變。

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提供

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提供

工作團隊

共同發起單位

台灣現代建築學會、中華民國景觀學會、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

競圖評審委員會

初審評審 | 賀陳旦(主席)、林芳慧、侯志仁、郭瓊瑩、陳翠蓮、曾旭正、黃海鳴、黃聲遠、詹偉雄、蔡詩萍

決審評審 | 賀陳旦(主席)、Jolanta Gromadzka、Philip J. Goad、王明蘅、林曼麗、林靜娟、曾成德、曾旭正、黃丞儀

(主席外依筆畫排列)

競圖執行工作小組

召集人 | 黃俊銘

執行長 | 張維修

策展人 | 王俊雄

秘書長 | 蔣雅君

統籌執行 | 游觀創意策略

團隊 | 林孝穎、陳怡廷、王晨宣、梁哲誌

美學顧問 | 吳漢中

法律顧問 | 圓矩法律事務所

美術及網站製作 | J.C、Arthur Li

主視覺構成 | 永真急制Workshop

印刷 | 博創印藝文化事業

中正紀念堂園區 新願景概念競圖小組

主辦單位

統籌單位

計畫補助